全国

服务热线 159-8946-2303
北京
        市辖区
天津
        市辖区
河北
        石家庄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 承德市 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山西
        太原市 大同市 阳泉市 长治市 晋城市 朔州市 晋中市 运城市 忻州市 临汾市 吕梁市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乌海市 赤峰市 通辽市 鄂尔多斯市 呼伦贝尔市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市 兴安盟 锡林郭勒盟 阿拉善盟
辽宁
        沈阳市 大连市 鞍山市 抚顺市 本溪市 丹东市 锦州市 营口市 阜新市 辽阳市 盘锦市 铁岭市 朝阳市 葫芦岛市
吉林
        长春市 吉林市 四平市 辽源市 通化市 白山市 松原市 白城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黑龙江
        哈尔滨市 齐齐哈尔市 鸡西市 鹤岗市 双鸭山市 大庆市 伊春市 佳木斯市 七台河市 牡丹江市 黑河市 绥化市 大兴安岭地区
上海
        市辖区
江苏
        南京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宿迁市
浙江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嘉兴市 湖州市 绍兴市 金华市 衢州市 舟山市 台州市 丽水市
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滁州市 阜阳市 宿州市 六安市 亳州市 池州市 宣城市
福建
        福州市 厦门市 莆田市 三明市 泉州市 漳州市 南平市 龙岩市 宁德市
江西
        南昌市 景德镇市 萍乡市 九江市 新余市 鹰潭市 赣州市 吉安市 宜春市 抚州市 上饶市
山东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临沂市 德州市 聊城市 滨州市 菏泽市
河南
        郑州市 开封市 洛阳市 平顶山市 安阳市 鹤壁市 新乡市 焦作市 濮阳市 许昌市 漯河市 三门峡市 南阳市 商丘市 信阳市 周口市 驻马店市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湖北
        武汉市 黄石市 十堰市 宜昌市 襄阳市 鄂州市 荆门市 孝感市 荆州市 黄冈市 咸宁市 随州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湖南
        长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 衡阳市 邵阳市 岳阳市 常德市 张家界市 益阳市 郴州市 永州市 怀化市 娄底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广东
        广州市 韶关市 深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江门市 湛江市 茂名市 肇庆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河源市 阳江市 清远市 东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广西
        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 钦州市 贵港市 玉林市 百色市 贺州市 河池市 来宾市 崇左市
海南
        海口市 三亚市 三沙市 儋州市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重庆
        市辖区
四川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眉山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雅安市 巴中市 资阳市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
贵州
        贵阳市 六盘水市 遵义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云南
        昆明市 曲靖市 玉溪市 保山市 昭通市 丽江市 普洱市 临沧市 楚雄彝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
西藏
        拉萨市 日喀则市 昌都市 林芝市 山南市 那曲市 阿里地区
陕西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榆林市 安康市 商洛市
甘肃
        兰州市 嘉峪关市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武威市 张掖市 平凉市 酒泉市 庆阳市 定西市 陇南市 临夏回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
青海
        西宁市 海东市 海北藏族自治州 黄南藏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治州 果洛藏族自治州 玉树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宁夏
        银川市 石嘴山市 吴忠市 固原市 中卫市
新疆
        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市 吐鲁番市 哈密市 昌吉回族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阿克苏地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喀什地区 和田地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塔城地区 阿勒泰地区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全国网点
我要

联系客服·全国配送·品质保障

全国  

围板箱·托盘 定制/租赁/货运服务

动态租赁·全国回收·可折叠配送

服务热线:159-8946-2303

联系客服

微信扫码

    关键词 追寻

    木棉花开 致敬英雄

    ■姜贵林 解放军报记者 王德赛 贾思宇

    4月,气清景明,万物生长。

    当我们迎着春日的朝阳,精神抖擞地大步向前,昨日的英雄,仿佛还在眼前,当年的牺牲,依旧铭记在心。

    历史没有忘记,祖国没有忘记,今天的我们更没有忘记,无数烈士前仆后继的身影和英魂。

    曾经,本版和读者一同见证了许多部队官兵追寻英雄、思忆先烈的故事。

    海军某部官兵从祖国南端出发,凭借7座青石墓碑上的寥寥信息,不断找寻烈士的家人、战友以及他们过往的经历。数万里的追寻之路,只为英烈不被青山掩埋,不被后人忘却。

    空军某雷达站官兵始终没有忘记为抢救阵地装备而牺牲的“黄岛19烈士”,他们将烈士的名字写在19块岛石上,让“英雄石”作为“励志石”,激发大家心中的英雄气……

    铭记英烈,不仅在清明节这一日,也在当下的每一天。

    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让过去拥有未来的最好方式,是此时此刻的“我”不懈奋斗、奋勇向前。

    今天,我们将继续和各位读者一起走进边防官兵,见证他们缅怀英烈的故事,也记录他们永远向前的足迹。

    ——编 者

    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

    当初春的风掠过南溪河两岸,南部战区陆军某旅“英雄连”营区内的木棉花又一次热烈绽放了。

    木棉,又称红棉,因盛开时浓艳而热烈,落英时灿烂而不萎靡,得名“英雄花”。

    连队胡指导员组织各班班长在一株木棉树下捡起了一些掉下的花瓣,尽管飘落在地,这花的颜色依然火红火红的。

    来到荣誉室,在写有李成文烈士生平事迹的那面墙下,他们将鲜红璀璨的木棉花整齐排列。

    “稍息,立正!敬礼!”连队官兵整理军容,然后抬起右臂向老英雄敬上标准的军礼。

    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追思,也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洗礼。那些讲述昔日战斗情景的文字,化作炮火轰鸣、硝烟弥漫的景象,浮现在大家眼前……

    木棉,春日花开忆英雄

    去年3月,也是木棉花盛放的季节。

    彼时,刚刚到任的胡指导员,只把营区里的这棵木棉树当作寻常植物那般看待。直到陪同李成文烈士的弟弟李成全来到树下,枝头上红得耀眼的木棉花,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

    “去年的清明节,李成全老人来到了连队,那是我第一次见他。”胡指导员记得,老人的话不多,只是安静地听着官兵讲述连队的新变化,不停地点头。但走到木棉树下时,他停住了脚步。

    李成全老人一直抬头望着树上的木棉花,许久后开口说道:“那年,我哥去当兵的时候,正是春天,木棉花刚打苞。两年后他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也是木棉花快开的时候。”

    听到这些话,胡指导员心绪难平。他忽然意识到,那满树木棉花的赤红,正是先辈的热血,是英雄的本色。

    掀起时光的帷幔,英雄先辈浴血冲锋的身影宛然在目。

    那场战斗的前一夜,李成文曾望着幽静的夜空和战友说:“冲锋号就要吹响了,我们不能当熊包,为祖国为人民死了也光荣!”

    翌日的奋战中,为了打开前进通道,李成文背着全连最大的一具爆破筒,带领爆破组向敌堡冲去。面对众多的明碉暗堡,他完全忘记了左腿负伤的疼痛,跃到一座敌堡下面,毅然用手托起炸药包,紧紧顶在敌堡墙上,拉燃了导火索,强烈的爆炸震得山摇地动,硝烟顿时吞没了眼前的一切……

    壮烈牺牲后,李成文被中央军委授予“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连队也因战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连”荣誉称号。

    “战斗打响前一天,李成文光荣入党,在木棉树下和时任指导员李申长谈心声。”胡指导员说,在连队官兵心中,木棉树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树,当初修建荣誉室时,大家特意将屋内所有的背景墙体刷成了木棉花的红。

    “木棉花散发着英雄气质,花期过了,它不会枯萎凋零,而是毅然决然从枝头坠落,砰的一声,以无比壮烈的姿态回归大地。”一天,胡指导员捡拾了一朵木棉花,放在了写有李成文烈士生平事迹的那面墙下,以示追思。

    “不少战友看到后,也默默在后面摆放了花。”胡指导员说,后来,那面墙下的木棉花越来越多,整整齐齐排了数十朵。

    木棉花开,致敬英雄。连队官兵共同约定,以后每到春日,大家都会在荣誉室举行一个仪式,为先烈献上象征着英雄精神的木棉花。那天,他们会喊上一句话:“‘英雄连’的兵不会忘记历史,‘英雄连’的兵会一直前行!”

    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成为“英雄连”的一员,胡指导员觉得很光荣,也感到肩上的压力不小:“我的岳父母是云南人,他们在儿时都学习过李成文的英雄事迹。听说我来到了李成文烈士生前所在的连队,他们非常激动,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干。”

    有时,沉静的夜里,胡指导员会睡不着。他很害怕自己没做出成绩,对不起先烈们昔日的付出。

    “2019年的清明节,我正在机关工作,曾前往安葬着李成文烈士的陵园参观。”如今,真正成为“英雄连”的一员,胡指导员一直想再去瞻仰祭拜李成文烈士。

    趁着休假的机会,他再次赶往了位于屏边县的大龙树烈士陵园。

    “那日天高云淡,十分宁静,我独自一人走进陵园。站在墓碑前,还没等心中的千言万语说出口,就忍不住红了眼眶。”他说,那一刻的心情实在难以形容,有思念,有缅怀,有感动……

    墓碑背后的鲜活生命永远停留在了24岁,碑上的黑白照片,仍是李成文年轻时的模样。他曾是父母口中懂事听话的孩子,也是弟弟妹妹们的榜样和依靠,然而在那场战斗后,他永远成了连队官兵心中的精神坐标。

    墓碑很干净,金色的碑文闪着光,看得出来,常常有人维护,但胡指导员还是认认真真擦拭了好几遍,并为李成文烈士献上了从连队带来的木棉花。

    不远处,矗立着李成文烈士的雕像。石座上,李成文的动作定格在他牺牲时的一刹那。

    胡指导员记得,雕塑下的长文里,有这样的话:“李成文精神同他的塑像一道,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放射着耀眼的光芒!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多年过去了,先烈们为了祖国和人民英勇奋战的样子,仿佛就在昨天,就在眼前。与英雄先辈的对话让他明白,前进的路,其实就在脚下。

    面对李成文烈士的雕塑,胡指导员代表全连官兵深情告慰:“不管多少年过去,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英雄连’的兵,决不会给您丢脸。”

    追寻,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回到连队后,胡指导员做的第一件事,是让连队官兵主动寻找更多关于李成文烈士的故事。

    他没有圈定寻找途径,也没有划定事迹范围,只要大家想了解的内容,都鼓励战友们想方设法去追寻。

    追寻,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过往的历史是那么真实具体,曾经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连队每一名官兵更深刻地铭记过去,更勇敢地走向未来。

    二级上士周祥向旅机关借来一些资料,还在网上找到了当年记述李成文烈士英勇事迹的新闻报道。他把这些都重新打印了出来,集纳成一个小册子。

    “李成文烈士刚当兵时,也是个虎虎生威的小伙子。”周祥在资料中了解到,“当年,李成文有着一股子冲劲,大家都叫他‘拼命三郎’。他在跳木马练习中第一个站出来试跳,不小心一头栽进沙坑里,鼻子嘴巴里都灌进了沙子,但他用水冲了一下就接着跳,没有一点犹豫。”

    读着这些故事,周祥的心里有了共鸣的感觉:“没想到,我和李成文烈士在性格上竟有一些相似。”他想到,刚入伍时的自己也是这样,练战术动作时,不管不顾地向前冲,等到了终点才发现手掌和膝盖全破了,班长给他抹药时,他还强忍着说不疼。

    一级上士宁德宇了解到李成文烈士在儿时救人的事迹:“李成文烈士从小就是个热心肠的人。当年,一个不会游泳的小伙伴在玩水时踩空落到深水里,李成文发现后毫不犹豫地跳下水将他救起。”

    每一名官兵都在这场追寻中,找到了与李成文烈士的某种“联结”。有人找到了当年以李成文为主人公的传记文学和连环画,有人找到了李成文战友谱写的歌曲《歌唱英雄李成文》。

    通过这样的追寻,连队官兵更加感到英雄们舍生取义的精神生生不息,和先烈血脉相连的情感仿佛能穿越时空,如今他们守卫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似乎都凝聚着烈士的英魂。

    巡逻时,连队官兵会穿过一片繁华热闹的街区。看着南来北往的行人和车流,宁德宇禁不住想到了李成文冲锋的样子,想到了荣誉室里的锦旗。那次巡逻归来,他在日记中写道:“没有英雄昔日舍身忘我的牺牲,何来今日的欣欣向荣之景。”

    传承的最好方式,是持续奋斗。

    在这座边境小城,每年有长达半年的雨季,尤其是高温难耐的夏季,气温有时会超过40摄氏度,但没有一名巡逻官兵叫苦叫累。新兵们期待着自己能尽快在训练场上通过考核,前往界河边巡逻;连队的“龙虎榜”上,越来越多的官兵打破纪录,留下了他们精武强能的奋斗足迹……

    关键词 铭记

    漫长无尽的天路 连绵不绝的思念

    ■李红宙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在喀喇昆仑腹地,海拔40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新疆军区某旅官兵齐整列队,庄严宣誓。誓言与风声呼应,军服与白雪相衬,这里虽没有绿草鲜花、苍松翠柏,但不失庄严肃穆。

    宣誓结束,下士尚林军跟着一级上士杜洋来到几座新修葺的墓碑前,点上香烛。

    杜洋曾执行过烈士遗体运送任务,他对这些烈士有着一种不一样的情感,每次路过康西瓦,总习惯来看一看他们。

    2023年入伍的尚林军,是杜洋的徒弟。刚下连没多久,尚林军就跟随连队来到高原,承受着缺氧带来的高原反应,一睁眼就是层层叠叠的雪山,艰苦环境让他一度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后来,杜洋开始带着他练体能、学驾驶,训练学习中的不适应,让他打起了退堂鼓。

    一次为边防连运输物资任务,杜洋提出带尚林军一起去锻炼一下。

    一路的颠簸让尚林军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抵达边防连时,他感到自己身上已没有了一丝力气。边防连官兵的悉心照顾,让他渐渐恢复过来。尚林军发现,与同龄人相比,边防连的官兵更显老,脸呈黑紫色,嘴唇干裂,指甲凹陷……

    “他牺牲时,和你一样是一名列兵。”返回途中,杜洋带着尚林军来到康西瓦烈士陵园,祭扫一位年轻的烈士——魏正杰。2019年6月,魏正杰所在的边防连队在野外执行任务,他不幸突发高原性疾病去世。

    “你一直觉得我们在‘生命禁区’执行任务很苦很累,可越是特殊的环境,越是使命特殊。通过我们的努力,给边防连官兵运送补给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杜洋说。

    那一天,尚林军在日记中写道:“他的生命定格在了20岁,而我的20岁,要学习他的精神,继续完成属于我们的使命。”

    在此次祭扫中,有一些特殊的祭品,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特产,有云南的鲜花饼、山东的煎饼……

    这些祭品,是替一位老兵带上来的,他名叫孙军胜,是该旅前身部队之一——新疆军区原汽车某团的一位退伍老兵。

    这群汽车兵与孙军胜的缘分,要从一次偶遇说起。那是6年前的夏天,车队完成任务途经康西瓦烈士陵园,官兵下车祭扫,遇到一位为烈士扫墓的老人。

    “这里长眠着我父亲的战友。”经过交谈,官兵们了解到他此行的目的是来祭奠父亲的战友们。

    受父亲影响,1980年,刚满18岁的孙军胜参军入伍。

    “你路过的时候,替我去看看他们。”得知儿子会途经康西瓦烈士陵园,父亲嘱咐道。

    父亲很少讲起以前在高原服役时的故事,孙军胜也不太理解父亲的情感,更多的只是遵循父亲的嘱托,利用每次高原运输任务的机会,去康西瓦烈士陵园祭奠。

    直到两年后,他的一位战友也成了烈士。

    那年的一次高原运输任务中,新疆军区原汽车某团车队行至界山达坂,遭遇特大暴雪,积雪没过了运输车的保险杠。

    官兵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强忍着高原反应和饥饿劳累,用铁锹、脸盆、木板等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挖雪开路,道路被开通1米,车队就前进1米。

    遇到危险路段,头车驾驶员谭小明凭借过人的胆识和精湛的驾驶技术,徒步穿梭于车队,替年轻驾驶员把车辆往前开,就这样来来回回,让本就感冒的他突发肺水肿。受制于当时的道路情况和医疗条件,谭小明因抢救不及时光荣牺牲。

    “那次暴雪,前后约130公里的山路,平均积雪约80厘米,风口处的积雪更厚。”孙军胜回忆道,虽然没有跟随车队上山,但车队返回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时隔数年,再次登上喀喇昆仑,57岁的孙军胜高原反应强烈。可是当看着一座座新修缮的墓碑矗立在雪域高原,他擦拭着墓碑,读着上面新刻的铭文,读着英烈们的事迹,感觉这一趟值得,也真正懂了父亲当年为什么总是让他“替自己去看看”。

    “年纪大了,我不确定能不能再来到这里,希望你们经常来看看他们,谢谢你们继续执行着高原运输任务。”自此,孙军胜与这群年轻的官兵建立了联系,而后的几年,孙军胜会赶在清明前,将代表着自己和父亲敬意的那一份祭品寄送到该旅,委托官兵们“替自己去看看”。

    每年春天第一次执行运输任务,每经过一座烈士陵园都要下车祭扫,已经成为这群汽车兵延续了多年的习惯。

    漫长无尽的天路,连绵不绝的思念。英雄们不会被忘记,他们的牺牲不是句点,而是用生命划下一道破折号,召唤着后人续写卫国戍边的新篇章。

    关键词 对话

    跨越时空的对话

    ■刘昌炜 苏鑫

    夜晚,新疆军区契恰尔边防连学习室里的灯光还亮着。

    随着一次次折叠和粘贴,五颜六色的信纸在上等兵何佳伟的手里变成了一盏花灯。每一年的清明节,连队官兵都会亲手制作花灯放进罗晓勤烈士墓碑前的托什干河,以此缅怀在任务中牺牲的先烈。

    40多年前,战士罗晓勤奉命奔赴某达坂执行任务,途中突遭强烈的暴风雪,人被困在了山里。冰天雪地之中,他仅靠所剩无几的馕饼支撑,在极度恶劣环境下,凭借顽强意志完成了组织交给他的任务。

    然而,因长时间暴露在严寒中,又找不到避风之处,罗晓勤永远倒在了茫茫飞雪之中,将年轻生命留在了高原。当战友们找到罗晓勤的遗体时,他的怀里还紧紧抱着任务记录本。

    在何佳伟心中,他制作的花灯像是一个跨越时空的使者,将他的内心话语传递给英雄先烈。

    “其实何佳伟的体能素质并不算好,但他非常有毅力、肯吃苦。”中士周向滨说,何佳伟是同一批新兵中第一个参加巡逻任务的战士。

    何佳伟的第一次巡逻,正赶上初春时节的风雪天气,一路上全是厚厚的积雪。何佳伟回忆:“越往前走,高原反应越强烈,只觉得天旋地转。”

    “当时,何佳伟的脚步开始踉跄,脸也有些发紫。”周向滨本想让一名战友陪同何佳伟原地休整,可他一直咬牙坚持,硬撑到了点位。

    巡逻任务结束后,何佳伟觉得自己的表现并没有达到心中预期,有些苦恼。“快到清明节了,不如在制作花灯的信纸上写下想对英雄先辈说的话。”周向滨借此方式激励何佳伟重拾信心。

    “您的生命,已化作了这片大地的脊梁。巡逻路上,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峦,我时常想起您。希望我能像您一样,成为最勇敢的士兵。”那天,看着托什干河中的花灯一路漂远,何佳伟在心中一遍遍重复着自己写下的话语。

    此后的一年时间,何佳伟不断践行着许下的诺言,多次被连队评为训练标兵。他还在巡逻途中翻过了艰险陡峭的达坂,跟随队伍成功登顶海拔4200多米的点位。

    又是一年清明时。何佳伟在制作花灯的信纸上写下:“今年,希望在‘托河卫士’比武中拿到好成绩!”


  • 1 可折叠箱子怎么制作
  • 2 可折叠箱子怎么折
  • 3 可折叠箱子有什么优点
  • 4 可折叠箱子学生版
  • 5 可折叠的箱子
  • 6 折叠箱子视频教程
  • 7 折叠箱子怎么组装
  • 8 折叠箱视频
  • 9 可折叠纸箱
  • 10 折叠小箱子

     --精选推荐--

    • 热搜
    • 行业
    • 快讯
    • 专题


    客服微信
    24小时服务

    免费咨询:159-8946-2303